• 2025-05-17 10:59:50
  • 阅读(8464)
  • 评论(14)
  • 央广网大连5月17日消息(记者郅怡婧 见习记者徐子茗 练习记者李婉阁)5月16日,2025首届大连海参(春季)采捕节暨第四届瓦房店海参采捕节,在大连旭笙海产有限公司(壹桥基地)开幕。

    海参捕捞船出海(央广网见习记者徐子茗 摄)

    瓦房店作为“中国辽参故乡”,依托北纬39度奇特的海域劣势,凭借“低温、高盐、富氧、活水”的自然生态系统,常年保持国度一类尺度的海水水质,培育出“肉质肥厚、刺尖肉糯、营养富集”的特色海参。

    海参采捕员展现刚捕捞的海参(央广网见习记者徐子茗 摄)

    睁开盈余 62 %

    现场设置6口海鲜蒸煮大锅,以自助形式供应现捕海参(央广网见习记者徐子茗 摄)

    本次采捕节上,数艘捕捞船束装待发,30名潜水员在深海区采捕鲜活海参,并通过直播镜头及时浮现。现场设置6口海鲜蒸煮大锅,以自助形式供应现捕海参、虾爬子、螃蟹等特色海产,辅以瓦房店虾皮等地标产物品鉴,打造“从海洋到餐桌”的沉浸式体验。

    瓦房店市副市长黄显刚在开幕式现场透露表现,作为中国农产物地理标志珍爱产物和全国唯一制定地方质量尺度的海参产区,瓦房店海参的每份品质都有“硬核”保证。从育苗到捕捞,都建立了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制定了涵盖水质、饵料、养殖密度等21项指标的地方尺度,让每头海参都可“扫码溯源”,真正完成“从海洋到餐桌”的安全可控。

    目前,瓦房店全市海参养殖面积达45万亩,年育苗量17亿头,成品年产量1.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动员就业3万余人,成为乡村振兴的“蓝色引擎”,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流动期间,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四家金融机构与大连旭笙海产签署协议,设立海参养殖户金融支撑办事站,为产业链注入资金活水。在推销签约环节,同仁堂、辽参团体、海星岛食物等著名企业与旭笙海产达成战略合作,现场签署亿元级推销协议。

    数据显示,大连海参年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产业链规模突破300亿元,已形成从育苗、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备体系。据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秘书长张恒介绍,目前,大连九大海参产区已陆续进入春季采捕旺季,采捕期自5月中旬持续至6月末,预计本年春采总量约3万吨。

    未来,大连市也将继续以海参为纽带,推动海洋牧场、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深度融合,为渤海湾“蓝色粮仓”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发布于:北京市
    3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