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6 04:35:15
  • 阅读(1679)
  • 评论(32)
  • 姓名:刘贵祥性别:男

    终年:95岁

    去世原因:因病

    生前身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刘贵祥的后脑勺有一块疤痕,隐隐突起。外孙女胡静雅记得,自己幼年时趴在姥爷怀里玩耍时,总会好奇地摸摸这块疤。刘贵祥暮年时期,胡静雅为姥爷理发,剃刀推过,疤痕嵌在红色的发茬当中,一目了然。

    那是日本兵殴打留下的痕迹。1937年,日军攻入南京城,7岁的刘贵祥眼见了父亲与弟弟死于日军手中。年幼的他被送去大校场做苦工,做工期间,一个日本兵挥动木棍,狠狠砸向他的后脑勺。

    和平给他留下过极大创伤。家人回想,生前刘贵祥看《南京!南京!》时泪流满面,他说,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惨烈暴虐。暮年时,为了不情绪颠簸,他不再担当采访,很少到场怀念流动。

    5月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怀念馆公布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于2025年5月2日去世,享年95岁。

    展开剩余 85 %

    2024年,刘贵祥过94岁生日。

    童年的刘贵祥和姐姐(翻拍)。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在尸体堆里凭借牙齿找到父亲遗体

    1930年,刘贵祥出身在天津一个殷实的大里。1935年,父亲刘鸿宾拖着一家老小离开南京投奔亲戚。刘鸿宾是习武之人,由于出色的技艺,他很快被警备司令部选中,在丁家桥国民党部担任消防队队长。

    当时间父亲刘鸿宾的月俸不错,刘贵祥因提前担当过私塾教育,转学到南京后很顺遂被跳级录取。这原本是一个家庭迁徙异地并扎根的故事,却由于和平被完整摧毁了。

    1937年,时局吃紧,国民当局迁都重庆。刘鸿宾原本可以随其西迁,考虑到另有一家老小,孩子广泛年幼,他选择了留守南京。

    日军攻进南京城那天,刘贵祥一家躲在家里。为了应对日本兵放火,父亲刘鸿宾在八仙桌上盖湿被子,一家人躲在桌下。当时全家住在五所村,邻近民居都是连片草房,火势愈来愈猛,很快烧到了刘贵祥的家里,刘贵祥的小弟弟被烧伤。

    情急之下,家人从房子里跑了出来。十几个日本兵端着枪把老庶民往村里的水塘赶,还在襁褓中的小弟弟本就被烧伤,一遇水很快就不行了。

    当时,常年习武的刘鸿宾从火中抢救出家里家传的鸳鸯宝剑,试图反抗日本兵,但冷火器最终难敌火器,刘鸿宾被当场枪杀,倒在塘边的堤岸上。

    和刘鸿宾一同被枪杀的另有同村多名青丁壮男子,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整个乡村陷入混乱。刘贵祥的母亲裹着小脚,又患有白内障,全家没有拿主意的人,后来村里人构造起来集体逃难到下关的一个难民区。

    在生前担当采访时,刘贵祥回想,逃难路上到处都是尸体,他们住的难民区里有很多竹棚子、红十字旗帜,每天靠救济的稀饭度日。可即使是在难民区,也其实不安全,日本兵经常进去抓人、拖妇女,有小女孩也被拉去强奸,偶然这些暴行甚至就发生在墙边。

    鄙人关难民区住了两个多月后,住在泥马巷的表哥来找刘贵祥,将他们带进城里,安装在升州路陡门桥的难民所里。

    刘贵祥的大女儿刘志瑛报告新京报记者,刘贵祥曾提起,母亲带着他去尸体堆里找过父亲刘鸿宾的遗体。当时间尸体几乎腐烂了,没法辨认,味道很大,他们只能挨个拨开牙口看。刘鸿宾有一口整齐的小米牙,刘贵祥凭借这个特性找到了父亲的遗体,在邻近草草掩埋。

    不到10岁的刘贵祥成为家庭的经济来源,他被日本兵送往大校场机场做工,人为是一斤米。在做工期间,一个日本兵用木棍狠狠砸向他的后脑勺,留下了一块毕生疤痕。

    刘贵祥从大校场逃了出来,他和妹妹被送进了孤儿院,十明年的姐姐早早许配人家,整个家庭分崩离析。后来,妹妹也在孤儿院因病去世。接二连三的变故,刘贵祥几乎哭瞎了一只眼睛。

    他一直笔直地站着

    胡静雅是被姥爷刘贵祥拉扯大的,童年记忆里,姥爷经常和她提起在孤儿院那段韶光。孤儿院是军事化管理,刘贵祥被选为孺子军,每个孺子军会配备一根小棒子,外出时担任指挥交通,保护小同伙的安全。最使刘贵祥痛楚抵牾的是,孤儿院教授日语课,他恨透了与日本有关的一切。

    在巨大的期间阴影之下,孤儿院的体育课是刘贵祥唯一能感遭到的童年快乐。“我姥爷荡秋千特别厉害,可以荡一个整圈。”胡静雅说,刘贵祥一度为此自豪。当时间他还不知道,他未来的老婆也是围观荡秋千的小同伙中的一员,并对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成年后经人介绍了解恋爱后,同龄的二人发现,他们经历过相似的苦难,有着配合的经历。

    战后的日子,刘贵祥去木头厂当过学徒做木工。老板见他识文断字,教他做账,交给他九个店铺管账。木头厂开张后,他成为新街口老邮局的邮递员,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穿梭在南京市区的大街冷巷。

    再后来,刘贵祥入伍投军。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被整编到南京市公安局某派出所,后来又被整编入南化武警队伍。1953年集体转业之后,刘贵祥留在南化化工建材厂,成为一名供销计划员。

    大女儿刘志瑛回想,父亲刘贵祥一年到头都在全国各地出差,“偶尔一个调令,就要从东北一起南下广州,在火车上一层层脱失落棉袄外套,到广州就只剩下短袖。”

    刘贵祥总是很忙,彻夜工作为了提神,他养成了烟不离手的习惯,一晚上就能够抽完一两包烟。1972年,他的肺部被查出一个朴陋,已钙化,到了不得不着手术的水平。

    那次手术几乎切开了刘贵祥半个胸腔,拿失落了两根肋骨,缝了十几大针。刘志瑛说,很多人动完手术后,由于疼痛容易佝偻驼背,而当过兵的刘贵祥没法担当自己七扭八歪的体态,在术后他坚持武士之姿挺直腰背,哪怕疼得满头大汗,刘贵祥从不哼唧一声。

    这种“直”不仅体目前体态上,也体目前性格里。“我父亲性格特别耿直,他总说自己问心无愧,面对任何事变,不会冲破自己的底线。”刘志瑛说,父亲的性格冒犯了一些人。

    刘贵祥一直笔直挺拔地站着,直到1978年,老婆突发脑出血去世,这几乎击垮了他。刘志瑛回想,母亲的蓦地离世,让刘贵祥一夜之间白了头,今后几十年他未再婚,独自抚养四个孩子,为丈母娘送终。

    “日本不都是坏人,坏的是军国主义”

    暮年的刘贵祥与大女儿刘志瑛生存在一起,名义上是女儿照顾父亲,但刘志瑛说,父亲生存完整能自理,反倒自己像是被照顾的一方。

    九十多岁的刘贵祥保存着队伍的自律习惯,他每天六七点早早起床,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做好早饭等女儿起床,洗过晒干的衣服他会按照颜色和季候收纳整理,就连他的拍照集邮爱好,都透着一丝不苟。

    在家民气中,刘贵祥是一个有生存情趣的人。年轻时他买了一台红梅相机,还把一个房间改装成暗房,用来冲刷照片。家里有一本珍藏的相册,收纳了刘贵祥从童年起分歧时期与家人的好坏照片,整理得非常仔细精细精美。

    胡静雅从柜子里端出刘贵祥的“宝贝”,分歧材质的毛主席像章,每一个都是刘贵祥亲手用透明胶粘贴固定,他收纳了几大盒。

    刘贵祥的暮年生存平静且幸福,可胡静雅还是能感遭到,和平给姥爷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她记得,多年之前带姥爷去看电影《南京!南京!》,刘贵祥泪流满面,喃喃说,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惨烈暴虐。他永远没法忘掉武定门的尸臭味儿,当时他距离那些层层叠叠的尸体不外百米远。

    每当回想这些往事,刘贵祥的情绪都很难平复,年过九旬后他不再担当采访,也几乎没有到场过怀念流动。曾经有一次赴日的反战宣扬流动邀请他,刘贵祥也拒绝了。

    几年前,重孙女去日本观光,回国后遭到同学的讽刺,冤枉的重孙女找到刘贵祥倾诉,刘贵祥苦口婆心地宽慰她,“日本不都是坏人,坏的是日本军国主义。”

    胡静雅往常是一名教师,她经常在课堂上讲述姥爷的故事,勉励下一代不忘历史。2023年,胡静雅成为第二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接过证书的她像接过一份沉甸甸的义务。全部人都清楚,随着登记在册的幸存者逐渐凋零,讲述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他们手中。

    只是,胡静雅和家人都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5月2日那天中午,胡静雅的丈夫还和姥爷打过德律风,德律风那头刘贵祥的声音听起来精神不错。到了下昼,刘贵祥感觉到不适,刘志瑛为他测血氧,发现下落得厉害,立刻拨打了120。

    救护车的医务人员上门时,刘贵祥意识清醒,举措自如,在家上完厕所后,他嘱咐女儿带上速效救心丸和平时爱吃的奶疙瘩——当时,他还以为只是一次寻常的住院。

    但是到病院后,他的情况相持不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轻轻捏了捏重孙女的手,似作作别,然后,心电监护仪回落成一条直线。

    刘贵祥去世后半个月,家里仍旧都是他的痕迹,好像他从未离开。坐在空荡荡的家里,刘志瑛偶然间感触恍惚。年过七旬、青丝苍苍的刘志瑛以为,父亲在的时间,自己无论多大年纪都好像还是孩子,可目前,书房里再也没有了父亲的回应。

    4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