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原标题:
从“一粒豆”到“一朵花”再到“一只蟹”
泰兴“小块连片”培育富民新业态
近日,泰兴市分界镇首批成熟甜豌豆连续采摘上市。分界镇王厂村村民张鑫家零星地块加起来接近1亩,前年就开始栽培,甜豌豆最贵卖到7元一斤,单甜豌豆亩均收益就达万元,加上豇豆、西蓝花的收益,最高能有1.5万元。
“这些零星碎田,已往要么闲着撂荒,要么种点菜自家吃,基本没有支出。”分界镇滕兴村党总支书记杨俊健说,这几年,镇、村鼎力大举推行“小块连片+轮茬套种”模式:甜豌豆10月下种,次年4月采收,秋冬季套种青菜;甜豌豆上市后,空档期可种辣椒、芋头等。村里1061户,有近七成参与。350亩十边隙地,2024年产出甜豌豆260吨、青菜及菜薹60吨、小米辣100吨、香荷芋60吨。今年,还正在索求栽培丹参等价格高、方便栽培的经济作物。
作为泰兴东部偏偏远州里,分界镇农村留守的非休息力人员多,该群体特点是“三低一高”,即技能程度低、支出低、抗风险能力低、年事高,“正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是他们的实际需求。
数据显示,全镇甜豌豆栽培面积超1万亩,轮茬套种亩均收益1万元左右;近1.2万农户获益,户均增收8000元。
展开剩余 6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履历,健全推动乡村全面复兴长效机制。推进乡村全面复兴,家当复兴是重中之重。202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引导农夫发展得当家庭谋划的家当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以此作为农夫增收的重要渠道。
乡村家当发展,离不开一方水土资本天赋。泰兴东西部州里发展不平衡,资本天赋差异。17个州里街道正在做好稻麦等传统农业栽培的基础上,纷纭把眼光投向一方小小角落,从“一粒豆”到“一朵花”再到“一只蟹”,壮大县域富民家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应系统,培育乡村富民新家当新业态,赓续誊写乡村复兴新故事。泰兴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刘辉介绍,2024年,全市食粮总产63.64万吨、实现5年连增,农村居民人都可支配支出34290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支出比由上年同期的1.84:1缩小为1.81:1。
锚定打造特色项目,充足利用国度古银杏公园等特色林业资本,泰兴市宣堡镇由镇级主导,12个村(居)成立招引平台公司,改变原本的林地由以每亩几十元承包给业主的粗放模式,转为村(居)集约管理,做大做强苗木家当,发掘林地潜正在价值。自平台运转以来,已推介6个项目,涉及7个村(居),实现村级增收290万余元。
正在泰兴市根思乡老叶村,不少农户家前屋后都种上了菊花。村民顾建美说,菊花成熟采摘后由供苗企业按定单价格收买,自己余暇时就到范围栽培基地干活,加上土地流转的房钱,一年上去多出1万多元支出。为延伸菊花家当链,该乡研讨出台农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专项奖补意见,进一步加大对菊花范围栽培、收买加工、市场拓展等环节的财务支持力度,勉励村民利用门前屋后、十边隙地栽培菊花,助推小菊花做出大家当。今年全乡菊花栽培面积达1000余亩,正在扮靓乡村颜值的同时,就近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与“一粒豆”“一朵花”异样精彩的是“一只蟹”的赓续长大。2400公顷江沙蟹养殖塘边地头,养殖户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一道奇特风景线。正在广陵镇禅师村,“螃蟹+鳜鱼+河虾”的套养模式成了村民致富的新路径。蟹塘四周绿意盎然,400株阳山水蜜桃、200株黄岩蜜橘和200株翠冠梨围绕塘边,鸡、鸭、鹅正在林下自由闲逛。虹桥基地开展“稻蟹共生”养殖4年,实现“一水多用、生态轮回、达标排放”的高效生态养殖。今年,基地从泰兴市河蟹协会引进10多万只当地“江海21”优良蟹苗,争取将每亩螃蟹产量再提高15千克、水稻产量再提高50千克。泰兴市佳玉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征建同表示,预计今年养到能端上餐桌时,每只蟹分量可达到四至五两。
“‘小块连片’天真栽培模式,更能被农夫接受、掌握,成为农村留守群体‘家门口’就业的有效路径,富民效应凸显,为乡村家当复兴供应了新门路。”分界镇副镇长何荣华说。农业不加工,即是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该镇投入1亿元打造的枢纽“链主”项目——电商家当园正正在建设,预计年加工贩卖农副产物万余吨,村(居)年增收80万元,带动周边大众就业1000余人;新建冷链仓储,实行逆周期调控,打造泰兴东部物流集散中心,辐射周边6个州里网点,预计降低物流成本1元/单。(周建平 赵晓勇 徐路)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