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日前,地处甘肃东部的革命老区环县迎来了一支非凡的“人才工作队”——甘肃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教诲、农业农村、商务、文旅、卫健委等部门,专程走进环县展开“陇原人才基层行”活动。活动中,42名专家人才下沉到老区的墟落振兴一线,聚焦基层教诲、农业、医疗、文旅、电商等领域面对的成绩,紧扣基层群众的所需所盼,送服务、解难题,帮带培养外乡人才,将人才“死水”源源不断的引入老区“沃土”,为这块“赤色热土”的墟落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让偏偏僻山村更好“拥抱”流量
不但乐成打造生态农庄,还成了庆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网红村。走进洪德镇耿塬畔村的庄子峁天然村,这个处于黄土高原山梁上的小山村,让参加“陇原人才基层行”活动的电商专家们不禁眼前一亮。
“我们已经做到了‘户户直播’,真正实现了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流质变成新农资、农民变成新农人。”庄子峁生态农庄担任人杨清艳介绍,以前,庄子峁地区偏偏僻,乡亲们信息闭塞,除了卖羊绒、羊毛、羊肉外,生产的其他东西都卖不上价格。现在,村里搞直播带货、开办民宿、农家乐,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够挣钱了。
2019年,在外做生意的杨清艳决心回乡创业,打造庄子峁生态农庄,解决庄子峁农产品销售难题,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大山。在她的积极下,起初庄子峁的农特产品先是在县城里有了不小的名气,随后,杨清艳又决心发展直播带货,推动农特产品走得更远,同时把游客引进来,带动庄子峁村走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展开剩余 75 %“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撑下,我们已发展成为庆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全村22户、103人,依照‘一户一品’‘一户多品’的模式,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产业’。2023年,庄子峁农产品的‘销冠’农户营业额是20多万元;2024年,‘销冠’营业额冲破40万元,全村包含农产品销售、民宿、餐饮等项目的总营业额达260万元,年接待游客8万人。”杨清艳说,看到了村庄的发展变化,又有7名外出的年轻人返回了家乡,“庄子峁的发展让年轻人回到家乡能够待下来,让人人觉得有进展。”
今年,庄子峁立异策划推出“墟落赶大集”活动,免费为来赶集的周边村民提供水电和摊位,进展把更多的人引到村里来。杨清艳介绍,利用这个平台,现在已带动周边11个乡镇的村民参与,起到了很好的联农带农的效果。此外,研学和团建项目也为庄子峁引来了大量客流。“客岁,我们接到了100多个团建订单,其中6月28日一天就来了28个团。”杨清艳介绍。
在深入相识庄子峁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后,兰州资源情况职业技术大学跨境电商与数字技术教学研讨所所长张智瀚表示,作为大山深处的村庄,应该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下一步,他和团队将深入研讨庄子峁的直播和短视频,有针对性地给出详细建议,助力庄子峁农产品走向更远的市场,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农村群众的真实形象和来自田间地头、村民生存一样平常的真实案例,为庄子峁引来了流量。而且,村里建设了农家乐等很多项目,有承接服务本领。”应张智瀚邀请专程前来的温州籍电商胡强说,下一步,庄子峁应研讨如何将流量缩小,怎么做好线下承接服务,做好线下布局。
携手探索科学高效养殖模式
环县是甘肃传统的养羊大县。如何促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陇原人才基层行·走进环县”活动聚焦的重点之一。
“我们特意向专家请教了杂交羊和纯种羊的区分,比如在生长速度上哪个更快,还请教了关于饲草料开辟的成绩。专家的指导对我们在技术提升上有很大帮助,进展专家能多来多交流多指导,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升养殖水平。”在毛井镇丁连掌村的甘肃陇塬三羊牧业有限公司肉羊养殖基地,公司工作职员王旭东说,公司前身是环县恒基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曾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国度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现有丁连掌等6个养殖基地,羊存栏量波动在2.3万只,年出栏量4万余只,年贸易量达10万余只;现在共带动680户农户发展养殖,实现户均增收4万元。
“这是一个肉羊繁育一体化的养殖场,基础设施条件异常好,他们利用湖羊与引进的澳洲白、萨福克、陶赛特克等品种进行杂交,让品种获得改良。这些杂交羊羔的生长情况异常好,体型表面特征都能到达肉羊生产的基础请求。”在陇塬三羊牧业丁连掌养殖基地,甘肃农业大学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副院长赵生国说,作为主要从事牛羊品种选育和高效生产研讨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他异常关注基地在饲料质量把控、展开高效繁育和科学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在饲料配方设计和科学饲养管理方面入手展开指导,后期还将进一步深入交流,与企业携手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养殖模式,发挥好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做扎根基层沃土的“种子”
活动期间,由经济作物专家、中药材产业专家、集体经济专家以及羊产业专家组成的10名农业专家团队,深入环县多地合作社、产业基地,围绕蔬菜、苹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悉心展开调研指导与技术培训,在田间地头与农户深入展开了交流。专家团队通过“田间课堂”、会合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三农”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本领,并展开座谈交流,提出合理化、可操作的发展建议。
在木钵镇关营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蔬菜大棚内,专家在细致察看蔬菜生长态势、病虫害防治等情况的同时,发现并指出当地蔬菜产业存在布局聚集、品牌力不足等限制发展的成绩,并就疏花疏果、果树修剪等农户关注的技术难题进行了细致讲解。“专家的现场指导,让我们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取到了‘真经’,后期我们将在大棚蔬菜和水果品类引进、产业提档进级上连续发力。”该产业园担任人李世鑫说。
解疑释惑,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在“陇原人才基层行·走进环县”活动中,参与其中的专家不但着眼解决当前困难,更关注如何帮助当地培育可连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更好赋能老区墟落振兴。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连续加强沟通和对接,支撑环县蔬菜产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建设。”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国梁表示。
“‘陇原人才基层行’是一场跨越山河的接力行动。我们带着真情和真心而来,同时我们更愿做一颗颗种子,与基层的沃土共生共长。”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李晓东表示。(记者 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