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4 22:17:34
  • 阅读(7576)
  • 评论(25)
  • 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观察表现,22.1%的老年人存在做饭难、用饭难问题,尤其是失能、高龄、独居等非凡困难老人助餐服务需求更加迫切。

    解决好这些老年人的用饭问题,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当务之急。2023年10月发布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举措计划》就提出,要把发展老年人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紧密连系各地现实,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加以推进。

    一年多来,各地的做法和进展怎样?记者在广州和杭州举行了观察。

    广州市荔湾区圣地新天地一楼的一个餐厅里,午饭用餐顶峰期排起了长队。

    公司职员 陈老师:有一天我偶然发明这里有一个长者饭堂,一开始以为只有老人才可以吃,没想到年轻人也可以,我就特意过来吃了。

    展开盈余 88 %

    年轻人说的长者饭堂,就是广州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广州自2016年率先探索展开老年助餐服务,长者饭堂表面都有艺术计划的“养”字和拄拐杖老年人的这个标志——有这个标志的饭堂,前些年只有老年人才能进入用餐。年轻人惊喜地发明,有长者饭堂标志的餐厅,如今居然对他们也关闭了大门。

    公司职员 陈老师:这里每天的菜都不一样,而且菜又很平淡,比较符合本地人的口味。

    为什么这家首要为长者开放的饭堂对所有人都开放了呢?

    荔湾区是广州市老龄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区,老年人口25万,占到全区总人口的31%,为失能、高龄、独居、空巢等非凡困难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任务也最重。政府早先依托社区养老服务办法设置了长者饭堂,就是为非凡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让他们每天能吃上热乎饭。

    按照广州市老年助餐服务的政策划定,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优惠首要体现在每位老人的餐费补助:在长者饭堂购买老人套餐略低于市场价,刷老年卡还可以再享用政府每餐给予的优惠。长者饭堂这样一种有利于困难老年人吃上饭的模式,跟着时候的推移,却在可持续运营方面出现了问题。

    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老龄办负责人 李剑锋:在专做老人助餐服务时,的确有很多机构会承受运营的压力,因为究竟长者餐的定价比较低,服务的人群特定,只是针对老人家,营收就不多,对于后面怎么把服务提升,菜品做优这方面,会受到成本影响。因为光靠政府输血、靠企业让利,这个很难坚持下去。

    老年人越来越多,而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有的长者饭堂只能勉强维持,有的甚至面临停业退出的逆境。

    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怎么能“自我造血”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呢?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出路。记者在广州看到的是:把长者饭堂拓辗转型为社区食堂,从服务老年人拓展为服务全社区住民,年轻人虽然在社区食堂并不享用优惠价,但饭菜平淡健康安全,物美价廉就是加分项。

    既然面向更泛博的人群,长者饭堂就要在谋划服务上下功夫,丰富饭菜种类,吸引更多住民来这里用饭。

    具备了自我发展的本领,长者饭堂就能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不但给老年人餐费补助,给非凡困难老人会再给予送餐补助。广州市根据老年人照护需求等级给予每份送餐费补贴2元或4元。南源社区饭堂现在每天要给社区33位困难老年人送餐。

    家住源溪社区的刘阿姨76岁,七年前老伴去世,腿部有残疾的她独居生活困难,2024年9月开始,南源社区饭堂的员工每天给她送餐。

    像刘阿姨这样身材不便、独居的老人,原本社区每周安排社工要举行入户探访。通过提供送餐补贴的方式,不但解决了老年人“用饭难”问题,也解决了针对非凡困难老年人居家健康安全的监测问题,把有限的社区资源整合起来了。

    为老人服务投入大、公益性强,长者饭堂面向社区住民拓展服务后会不会侧重于消费本领强的年轻人,而忽视老年人群体呢?对此,广州市设置了监视机制,每个长者饭堂老人刷卡用餐数据会同步传到民政部门,达不到要求数据的长者饭堂会被约谈。

    长者饭堂升级为社区食堂,是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可持续谋划的一个无效路子。那么,老年食堂能不能让专业的社聚餐饮企业直接来做呢?记者在杭州见到了这种探索。

    一家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繁华商业区,首要服务写字楼内青年群体的智能化无人餐厅,午饭顶峰期能有四五百人同时用餐。无人餐厅即注册用户刷脸拿到餐盘,餐盘上有芯片,然后选餐、取餐、计费通过红外扫描完成,全程自助不必要服务人员。在这家智慧餐厅非用餐顶峰时段,记者见到有几位老年人在熟练地自行选餐、取餐。

    这些老年人并非血汗来潮来这里用饭,因为这里同时也是一家老年食堂。这家名为中宙餐厅的智慧餐厅门口,有着“幸福荟”的标志。“幸福荟”是杭州市老年食堂的名称标识,有这个标识的餐厅即负担着所在社区内老年人优惠用餐工作。

    中宙餐厅所在的西湖区是杭州市老龄化比较高的老城区,它所处的古荡街道莲花社区有1784名老年人,经由深入调研,街道2024年4月在莲花社区内直接找到这家智慧餐厅。

    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 何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要引入第三方专业做餐饮的企业来运营老年食堂,他们会把以往市场化的一些履历,植入老年食堂,老年食堂就能够可持续运营,提高老年食堂的餐食品质。

    让专业的社聚餐饮企业来谋划老年食堂,不但必要这家餐饮企业既要有稳定的谋划状态,还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并不简单。

    中宙餐厅首先做适老化改造,地面悉数防滑处置惩罚,桌椅改为没有棱角型。无人餐厅里再增设一名服务员,添加、改造适合老人口味和要求的菜品。

    让社聚餐饮企业做老年食堂,是借助其专业性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贴钱纯做公益,西湖区相干部门对此不只有相应的补助和鼓励政策,还整合了其他社会资源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 何滢:第一,根据老年人用餐补助人次对这个运营主体有补助政策;第二,我们可以去帮他们请求商用水电改民用水电;第三,我们跟外卖平台也有一定的协议合作,如果这个食堂想要上一些外卖平台,做外卖客流,可以免收平台佣金,上平台之后为老年人送餐,也是跟外卖平台有协议价的,配送费保持在5元之内。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 李永新: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全新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有偿服务、运营可持续。下一步,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政策措施,推动健全“小我私家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方参与机制,支撑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实现稳定可持续的服务。

    从广州年轻人进入长者餐厅,再到杭州长者进入民众餐厅,这种相互融入的现象体现了老年助餐形式的多样性。截至2024年底,全国老年助餐点数量达到了7.5万个,各地因地制宜,老年助餐服务收集赓续拓展,助餐服务模式日趋丰富,助餐质量也赓续提升。同时我们看到,让老人吃上饭,吃好饭,可持续运行是最枢纽的。所以,只有在规划布局、服务供给、服务品质上多想办法,才能让更多长者享用幸福“食”光。

    5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