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4 18:21:02
  • 阅读(1919)
  • 评论(4)
  • 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记者胡波)据中央播送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导,金融羁系总局公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表露管理办法(收罗意见稿)》(下称“收罗意见稿”),对资产管理信任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表露行为进行系统规范。收罗意见稿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对募集、存续、停止各环节进行全面规范,引导行业将信息表露融入业务全过程,充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对于收罗意见稿的起草背景,金融羁系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资产管理业务的素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充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资产管理机构履行信义义务的幸免要求。当前,资产管理信任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都没有专门的信息表露羁系束度,现行要求,分散正在不同制度中,存正在标准不完全一致等成绩,亟须构建适合三类资产管理产品特点的信息表露制度,统一羁系规则,强化信息表露行为羁系。

    收罗意见稿对资产管理信任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表露行为进行了系统规范,全面覆盖产品募集、存续、停止各环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新的表露办法是一个重猛进步,完善了现有的羁系系统。

    “这是金融羁系领域的一次庞大创新和突破,具有诸多亮点。首先,实现全生命周期信息表露,从产品募集、存续到停止,各环节信息全程透明,让投资者能清晰地了解产品运行的每个阶段,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其次,强调同一业务、同一标准,将信任、理财、保险、资管三类产品纳入统一框架,办理以往标准分散、羁系套利等成绩,为行业规范发展奠基坚实基础。最后,强调投资者权益保护,通过明确风险提示、收费标准等枢纽性表露要求,让投资者能够明明白白地去投资,实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田利辉说。

    睁开剩余 64 %

    金融羁系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强调,收罗意见稿按照资管产品生命周期,对募集、存续、停止各环节进行全面规范,引导行业将信息表露融入业务全过程,实现产品情况“三清”。

    什么是“三清”?具体来说:正在产品募集环节,重点规范产品说明书、合同、风险揭示文件、托管协议、发行公告(或报告)等内容,明确业绩比较基准要求,让产品销售“看得清”。

    正在产品存续环节,重点规范定期报告表露内容,要求真实准确全面表露过往业绩,强化庞大事项实时表露,让产品风险“厘得清”。

    正在产品停止环节,要求到期公告和清算报告表露收费情况和收益分配情况,让产品收益“算得清”。田利辉表示,全方位动态地展示资管产品的运行情况,能让投资者正在投资过程当中一直保持信息知情权,从而有效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

    田利辉说:“首先,实现了对产品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羁系。羁系部门能够通过全生命周期信息表露监督,实时发现和纠正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其次,强化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屏障,明确各环节的信息表露要求,使投资者正在投资过程当中一直保持信息知情权,以便实时发现和防范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促进金融机构外部治理的完善。”

    对于如那边理统一羁系标准和产品间客观差别的关系,金融羁系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收罗意见稿立足“同一业务、同一标准”,统一明确三类产品信息表露的基本准绳、义务义务、共性内容及外部管理要求,提升羁系一致性。同时,充分恭敬三类产品市场定位、客群基础等客观差别,作出针对性支配。对此,田利辉认为:“同一业务、同一标准,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正在统一标准下,金融机构无法通过信息优势猎取不当利益,只能通过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吸引投资者,这将使金融机构更加注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收罗意见稿还正在一般规定中强调了资管产品信息表露的“禁止行为”。包含:资管产品信息表露过程当中不得有子虚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庞大遗漏;违规答应收益或者承担损失;对投资业绩进行展望;采用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准确性的数据泉源和方法进行业绩比较;对私募产品信息进行公然表露或者变相公然表露,法律法例以及羁系规定尚有规定的除外;毁谤其他产品、产品管理人、托管机构或销售机构;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构造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文字等行为。

    记者了解到,收罗意见稿拟将实行时间设定为正式公布后半年摆布,以便银行保险机构稳妥推进产品文本修改、系统改造对接等工作。

    田利辉建议,进一步明确信息表露的时效性,进一步完善风险提示的内容,强化信息表露的可比性。

    “要求金融机构正在产品净值发生庞大变更或投资组合发生庞大调整的情况下,实时向投资者表露相关信息,让投资者第一时间了解产品运行的最新动态,从而实时调整投资决策;除现有风险提示要求外,可考虑增加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具体风险因素的细致说明,以便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产品所面对的风险类型和程度。建议进一步细化信息表露花样和内容要求,提高不同机构和产品之间的信息表露可比性,使投资者能更公平地比较不同产品的优劣,从而做出更合理的投资选择。”田利辉说。

    公布于:北京市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