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江心白
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江心白
2025年,“减肥神药”继续发力。
2023年,药王还是默沙东的“抗癌神药”K药,到2030年,司美格鲁肽有望成为新的“药王”。2024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三款产物合计贩卖额约203.46亿美圆,同比增长40.88%。同一时期,礼来的替尔泊肽,合计实现贩卖额110.28亿美圆。
Evaluate Pharma展望显示,到2030年,环球处方药贩卖前十的药企将产生显著变化,辉瑞、GSK和BMS,其排名预计将大幅下滑,正在新的环球处方药贩卖前十的药企榜单中,手握司美格鲁肽的诺和诺德独有鳌头,开发替尔泊肽的礼来紧随厥后。
GLP-1冲动剂的爆火,让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药企勇于同巨子抢风头。与环球医药格局差不多,5月份,国内减肥药观点震动拉升,金凯生科封20CM涨停,常山药业涨超10%,抹黑股份、圣诺生物、德展康健、翰宇药业等跟涨。
继抗肿瘤药、免疫制剂后,GLP-1类的“减肥神药”成了环球医药赛道的最大风口。
为什么是“减肥药”?
展开剩余 89 %已往一年,环球医药行业苦不堪言。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环球CDMO市场的增速正在2022年达到18%后,急剧下滑至2024年的7%。从不中断的裁员大潮里也能窥探出一丝寒气,2024年前三个月呈报了57轮裁员,涉及至多2398人失业。
详细来看,FibroGen宣告削减美国团队约75%的员工,并停止部份研发事情。武田制药从7月最先重组计划,对美国工厂进行裁员,并关闭研发中央;诺华计划正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重组其环球开发团队,削减约440个研发职位。
国内药企的境遇异样昏暗。
同花顺数据显示,停止 2025年2月 5日,正在 257 家已公布业绩预报的生物医药企业中,竟有 121 家企业预计业绩亏损,预计亏损额合计超过 300 亿元,其中不乏华大基因、以岭药业、华仁药业等行业头部企业,至多47家企业更是出现上市以来首度亏损。
但正在环球医药穷冬中,GLP-1药物的潜能似乎愈发显眼。
当诺和诺德、礼来抢走默沙东、罗氏、辉瑞一众巨子风头时,这个趋势或许就已经有了痕迹。从2022年起,GLP-1药物就最先显山露珠,2023年创收近350亿美圆,巴克莱银行预计,到2030年,环球减重药物市场范围有望增至1500亿美圆。
同时,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贝伦贝格、摩根大通、高盛、贝莱德等机构也不止一次对减肥药市场看好。从前稳坐环球“药王”宝座的基本慢性病药、免疫疾病范畴或者血液肿瘤,时至今日,为什么会是减肥药?
因为,肥胖的苦恼正正在困扰整个地球。
根据天下卫生构造(WHO)的数据,环球约有 13%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其中高收入国家的患病率最高。随着乡村化遍及,正在一些国家,肥胖症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 25%,乃至蔓延到儿童、青少年群体。
往常,肥胖早已不是单纯的审美问题,由此引发出的疾病征象越来越多。无机构预算过,环球每一年用于治疗肥胖相关疾病的费用约为2万亿美圆,占环球GDP的2.8%。因城镇化飞速进展,我国便是肥胖群体居多的典范例子。
数据显示,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已达到50.7%,“三高”人群更是高达3亿,由此引发的慢性病,每一年致使的直接医疗付出已超过3000亿元。乃至有研讨展望,如果不采用有效干涉干与减肥,到2030 年,我国肥胖相关医疗付出将占到医保总额的22%。
因此,“国家喊你减肥”的梗正在社交平台走红。现实上,被国家催促减肥正在有些国家是常事,比如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据悉,早正在2008年,日本就开启“全民瘦腰”计划,地方当局和企业每一年都要为雇员进行体检,丈量腰围。
减肥,已然成了环球必要之事。
但当前减肥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与痛楚挂钩,一般的节食运动不敷快速,医疗手段又未遍及。正在减肥药大火之前,减重手术也曾火过一段时间,详细算来,减重代谢手术正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进展历史。
然而,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COMES Database)180家病院或减重中央的统计效果显示,中国减重代谢手术量达到23040例,综合推算全国减重手术现实总量约为25208例。我国肥胖人口总数已超过9000万,重度肥胖人群超过1200万。
也就是说,减重代谢手术渗出率仅有2‰。
比拟手术,药物正在平安、方便、效率方面的优势倍增,司美格鲁肽正在上市之际,就曾被哄抢,一度致使药企堕入产能危机。当然,除了需求捧出一个新“药王”,这一品类的高利润是环球药企争相研发的关键。
以礼来为例。2024年,礼来受替尔泊肽带动,全年营收450.43亿美圆(+32%),净利润105.9亿美圆(+102%),第四序度净利润增速更达101%。值得关注的是,其毛利率从2023年的78.2%提拔至81.5%。
减肥神药之所以能取代肿瘤药、免疫药物制霸环球医药赛道,说到底,还是因为充足赚钱。
这一赛道的“神药”越来越多了?
正在司美格鲁肽上市之前,环球药企没少为减肥下工夫。
2014年前后,相继有四款减肥药问世,但都因减重效果一般,且反作用庞大被市场镌汰。彼时,医药赛道里减肥药的地位几乎为零,但十年已往,GLP-1带动整个范畴今是昨非,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减肥神药横空降生。
就目前来看,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之外,各大药企纷纭发力:口服类正试图取代注射类;创新药、仿制药想要从原研药那里分一杯羹;新靶点再度出现;中成药也正计划到场西药,成为减肥大市场中的一员。
据悉,司美格鲁肽的专利权于2026年到期。
这致使一大量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的正在研企业正摩拳擦掌。统计显示,华东医药、丽珠医药已经正在2024年递交上市申请,另外有中国生物制药、四环医药、联邦制药、智飞生物等七家企业正在3期临床。
停止当前,有两款国产的GLP-1单靶点减肥药获批,分别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药融云数据库统计,环球正在研的GLP-1类药物已有近280款,其中光来自中国药企的就高达115款。
值得一提的是,GLP-1不是没有反作用。比如研讨显示,GLP-1类药物会致使一部份源于肌肉构造的淘汰。这就顺理成章为“减肥神药”后时代孝敬了肯定的研讨方向,即正在维持肌肉质量的同时,又实现持续恒久减肥。
艾伯维斥巨资押注的GUB014295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是一种特同性激活胰岛素和降钙素受体的冲动剂,更多地淘汰脂肪而不是肌肉,有大概会提高低一阶段的减肥质量。而超出GLP-1,探求减肥的新靶点、新思绪,鲜明成为环球药企的配合目标。
详细来看,礼来斥资19亿美圆收买专注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创新药企Versanis Bio,获得一款靶向激活素2型受体(ActRII)的单抗产物,这个靶点的潜正在功能正在于让脂肪消失、肌肉添加。
据悉,正在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的2期临床上,该产物可让患者损失约22%脂肪的同时,添加4.5%的无脂体重。不足为奇,英国企业NodThera探求到一种通过抗炎来减肥的新计谋。
当以GLP-1类药物为核心的降糖减重市场风头正盛之时,同为“三高”的降脂类药物也渐渐拉开混战。早正在2023年,环球降脂药范围已超330亿美圆,预计2033年将可达到450亿美圆以上。
有意思的是,中医激战减肥市场,中医也不甘逞强。2024年《中医药振兴进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白支持中药创新药研发,部份中药减肥产物被纳入医保目录。
数据显示,我国中药减肥市场范围年增速约15%,2024年达280亿元,主要集中正在OTC渠道和电商平台。药智网数据显示,停止2023年末,我国获国家药监局(NMPA)答应上市的减肥相关适应症批注药物共20种,其中,西药仅3种,别的均为中成药。
发掘新药势正在必行,毕竟巅峰期已往,司美格鲁肽的增速也最先下滑。
2024年第2季,司美格鲁肽正在美国的贩卖额按年增长37.67%,增幅低于上季的86.03%;国际业务方面,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贩卖收入同比增长384.47%,而2024年第1季的按年增幅为728.99%。
但眼看“减肥神药”越来越多,对马上要成为“药王”的司美格鲁肽而言,不知是好事还是好事。
“价格战”谁将获益?
随着仿制药扎堆上市,减肥药赛道的价格战似乎已经显露眉目。
尤其是正在我国,大量药企跟风,高盛一项展望呈报显示,这大概会致使司美格鲁肽类的减肥药正在中国的价格下降约25%。现实上,随着这一范畴的合作升级,价格战早就是不可幸免的趋势。
这两年,头部企业也正正在为价格战做准备。
比如礼来,客岁8月份,礼来宣告推出单剂量小瓶装产物正在自费渠道贩卖,其价格比全部其他肥胖症药物的上市价格至多低50%。同时,礼来中国宣告投资15亿,用来升级苏州工厂产能,扩展临盆范围。
同时,国内药企华东医药的另外一种减肥针“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这是当时国内首款获批用于减重的GLP-1药物,3ml一支的售价约为300元,差不多只有司美格鲁肽们的一半。从某种角度来看,价格战不能不为。
一方面,这个赛道内卷,头部企业急需性价比来守住自己的地盘。另外一方面,实正在GLP-1类药物本钱并没有想象中那末高。客岁3月份,Bloomber援引JAMA Network Open的论文,注解每月1000美圆摆布司美格鲁肽,剂量的临盆本钱正在0.89-4.73美圆之间。
正在外洋市场,要求司美格鲁肽不要“贪欲”的呼声已经正面传到诺和诺德这边。
然而,价格战真的那末好打吗?
有一点需要注重,头部药企想要通过本土制作,扩展临盆来拉起价格战优势的设法主意正正在被内部情况击溃。典范的例子就是礼来,礼来前脚宣告扩展正在华工厂,可后脚就自愿向特朗普示好。
2025年2月份彭博社报导,特朗普曾正在私家会议上告诫制药商,关税实施正在即,各大药企应当努力将外洋制作业回迁到美国。
礼来无法宣告将投资约270亿美圆来加强其正在美国的制作能力。据悉,会议中除了礼来CEO David Ricks,还包括默沙东CEO Robert Davis和辉瑞CEO Albert Bourla等MNC的掌门人,未来几年内,礼来将正在美国本土累计投入超过500亿美圆。
报导显示,礼来的新投资大部份会用于临盆小份子药物的活性药物身分。现实上,一旦供应链回归美国本土,礼来短时间内很难有底气到场价格战,因为美国正在小份子化学分解方面的能力较为软弱,众多药企长期依赖外洋供应商。
而美国之外的市场,仿制药企蜂拥而上,价格战似乎也跟礼来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其次,价格战中最紧张的除了价格,实正在渠道也十分关键,特别是正在我国。固然我国已是环球肥胖大国之一,但大多GLP-1药物无法纳入医保或是条件较严,以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钛为例,即便正在医保范围内,非糖尿病患者用药仍旧需要自费购买。
因此,线上电商、线下药店的铺设比单纯降价更有效。
更何况,这两年院内市场药品贩卖本就正在渐渐放缓。根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公立病院孝敬药品市场逾六成贩卖额,但同比增长不到5%;比拟之下网上药店则比上年增长超30%。正在这种背景下,渠道运转效率更高的本土药企或许会更自正在。
而被内部情况绑停止脚的礼来们,预计要费一番工夫了。
公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