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 11:49:38
  • 阅读(1902)
  • 评论(53)
  • 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农村局近日发布更新版《怀柔区特色农产物名录》,将全区44项特色品类、86个品种的优良农产物归入名录系统,较2023年首次发布时新增19项品类、22个品种,标志着怀柔区以“小特精”农产物为突破口的品牌战略周全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政策创新:“1+N”品牌系统引领,全链条标准化护航

    怀柔区构建以“怀柔板栗”为龙头、多品类协同进展的“1+N”特色农产物品牌系统,重点培育板栗、红肖梨、蓝莓等焦点品牌,同步拓展“小碗梨”等新兴品类。通过打造标准化树模基地,践诺栽培、加工、包装全流程范例化管理,完成产物品质与品牌价值“双提升”。以2025年新增的“小碗梨”为例,依托代加工模式与大型商超深度互助,推进区域性小众产物向标准化商品转型,成为名录中“小而美”的创新标杆。

    睁开盈余 57 %

    科技加持:产学研融合催生“破圈”产物

    怀柔区深化与高校院所的“技术联姻”,推进特色农产物价值链延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团队为红肖梨产业链提供保鲜、深加工技术支持,破解鲜果季节性销售瓶颈;板栗加工企业创新推出冰栗、栗子啤酒等跨界产物,将传统土特产融入休闲消费场景,带动800余户农夫增收。现在,全区农产物加工转化率赓续提升,科技赋能完成“一颗果子”到“一条产业链”的增值跃迁。

    品质突围:质量安全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怀柔区努力筑牢质量防线,连续多年保持农产物质量抽检及格率100%,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系统。同时,创新“市集+文旅+数字”融合营销模式:线上通过直播带货、满减促销扩大影响力,2024年丰收节时代70余个展位吸收全国客商,单日直播销售额突破500万元;线下打造沉醉式体验场景,将特色农产物展销与乡村休闲旅游结合,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完成“卖产物”向“卖品牌”“卖体验”转型。

    怀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担任人透露表现,下一步将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大力实施怀柔特色农产物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健全完善各类农产物标准系统,组建农技推广团队增进农产物种、收、管、防全程技术服务推广,加速推进优良农产物树模基地和园区建设,全力打造怀柔特色农产物品牌形象。(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央)

    2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