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 10:18:17
  • 阅读(9575)
  • 评论(51)
  • 央广网深圳5月20日消息(记者 傅天明)5月19日,在2025年环球投资者大会上,深圳证券生意业务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总监徐正刚就深市公司并购重组情况与广大投资者展开交换。他指出,并购重组在当下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枢纽期,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等意义庞大。

    2024年,我国各级政府频出政策支持并购重组,如“并购六条”等。深交所主动推动并购重组工作,提升审核制度包容性与服务效能,革新效果明显。2024年以来,深市并购重组活泼度大增,产业并购和新质生产力偏向成支流,估值包容性提升,审核效率加快。

    在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的背景下,并购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5月19日,一场盘绕并购市场的圆桌讨论展开,来自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的多位行业资深人士,结合自身业务实践,深入探讨了当前并购市场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呈现出一幅现实版的并购图景。

    创新型并购案例涌现

    华泰联合证券并购业务负责人劳志明率先抛出话题,引发嘉宾们对于政策对并购正向影响的探讨。元禾璞华基金合伙人牛俊岭对此感觉深刻,他指出,从2023年起,并购政策呈现出系统性、联贯性的特点。

    2023年9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将金融提升到国家经济血脉的高度,强调金融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并购重组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剩余 81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的推出,把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明确了并购重组在外延式和内延式发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的重要地位。

    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工作集会首次提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发展,随后“并购六条”的落地,在二级市场引发主动反响,市场指数出现反转。

    政策的主动影响在多个层面得以体现。首先是重拾市场决心,半导体等枢纽产业在2024年年底出现反转,买卖双方及投资机构都开始主动筹备并购重组。元禾璞华更是提早布局,设立专为半导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并购基金。

    其次,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并购重组与IPO开始受到同等水平的重视。在实际落地方面,2025年一季度,A股有35家半导体企业公布并购重组公告,较去年同期增长200%,创新型案例不断涌现,并购工具也日趋丰富。

    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迈瑞医疗董事会秘书李文楣分享了医疗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经验。

    她表示,政策推动下,医疗行业并购更为活泼,许多因IPO放缓、融资不顺畅的小公司开始寻求被上市公司并购,这既利于投资人退出,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迈瑞医疗自2008年开启并购之路,其并购战略清晰且具有针对性。

    李文楣介绍,在境外并购时,思量到整合风险较高,主要以补强现有业务为方针,通过收购完成市场或技术的补充;在境内并购则侧重于跨赛道,补充新业务。例如,境外收购中,美国和欧洲的案例分别从市场和技术角度对现有业务进行补强;境内的十次收购均为跨赛道尝试,2024年对惠泰医疗的收购便是典型。

    政策敌对环境也为迈瑞的并购供应了有力支持,在收购惠泰医疗过程中,监管机构给予了鼎力大举支持,审批流程疾速促进。李文楣表示,将来,迈瑞将继续秉承现有战略,主动展开境内外并购,进一步巩固在环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地位。

    并购市场兴起是必然结果

    晨壹基金合伙人胡晓从投资机构视角,阐述了投身并购市场的原因及面对的挑战。她认为,当前并购市场的兴起是经济和投资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企业家的角度我们看到,自第一代创业企业家到现在,确实有很多企业家面对着企业的传承、升级,弗成避免的是,大量的初代创始人以及创业企业还是带着很浓烈的家族色采,但是跟着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一定是要往现代化管理的偏向走。”胡晓认为。

    从行业层面看,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必要通过并购发挥优势、淘汰掉队产能、会合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众多企业已度过初期增长阶段,进入必要外延式增长完成突破的阶段;从企业家层面,企业传承、升级以及向现代化管理转型的需求,也使得外部战略气力的引入成为必要。

    然而,控制型并购与成长型投资存在巨大差别,挑战重重。

    胡晓打了一个比方,过去成长型少数股权投资如同朋友关系,相对简单;而并购则是“一家人过日子”,必要在分工、方针设定等方面进行深度整合。

    现在,我国并购基金的赋能本领仍在建设之中,面对人才储备、投后管理模式适配以及与战略投资人协同等问题。例如,在团队管理上,必要解决新控股股东与原管理团队的方针一致性及激励问题;在投后管理方面,不能简单照搬国际经验,需凭据我国市场特点进行调整;同时,投资机构还需探索与战略投资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被投企业供应更优质的服务。

    “近十年来,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革!”牛俊岭针对该行业并购指出,行业发展阶段影响着企业被并购志愿。在2017-2021年,科创板的推出使得半导体企业IPO相对容易,卖方更倾向自力上市,并购志愿低且估值高。但跟着行业内卷、资本市场收紧以及政策导向转变,卖方从抵触到愿意担当并购,甚至能担当估值大幅低落。

    对于跨行业并购半导体的现象,只管政策支持,但落地案例较少。牛俊岭认为,成功的跨行业并购必要满足一定条件:上市公司需为优质企业,具备较大规模且无不良纪录;被收购的半导体企业应在细分赛道具有强竞争力、高毛利率以及广阔市场前景;同时,上市公司要保持宽容包容的心态,给予被收购企业充足发展空间,明确治理边境,避免过分干预,以完成协同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并购已成企业发展重要战略选择

    在跨境并购方面,李文楣再次分享了其实操经验。

    资金张罗是跨境并购的一浩劫题,出售方通常请求资金具有肯定性。迈瑞医疗主要通过中资银行境外机构出具担保函,并结合自有资金和ODI审批出境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在境外收购整合过程中,迈瑞医疗也有过深刻教导。

    “我们切实其实付了学费!”李文楣讲述了迈瑞医疗初期收购美国一家监护仪公司时,因过于审慎,未能及时调整管理和研发策略,致使重要研发项目失败,损失惨重。

    后来,在2013年硅谷一家超声技术公司的收购中,迈瑞医疗就做得异常顺利,“2016年,我们双方联合开发的新一代的超声(技术公司)就已经上市了。”

    此后,迈瑞吸取经验,在后续收购中加快整合速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此次讨论,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的多位行业资深人士从政策、企业、投资机构以及跨境并购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当前并购市场。

    在他们看来,只管并购之路充斥挑战,涉及贸易逻辑、市场环境、监管请求等诸多复杂要素,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将来,跟着各方经验的积累和本领的提升,并购市场有望迎来更多高质量的生意业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正刚表示,将来,深交所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足恭敬市场选择,提高监管包容度,提高审核效率,以更鼎力大举度、更实的办法支持各类优质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同时,保持以投资者为本,加大对并购重组中财务造假、内幕生意业务、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生态。

    公布于:北京市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