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 00:06:34
  • 阅读(2889)
  • 评论(32)
  • 当前正值棉花田间管理关键期,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抢抓农时推进“早化调、早中耕”田管策略,全镇21万亩棉花正迎来机械化中垦植业高峰期。农技专家与基层干部组成的办事专班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技术指导与机械化功课相连系,为棉花稳健生长和秋粮丰产夯实底子。

    5月13日,呼和哈夏南村棉农白金龙的2000亩棉田里,10台大马力中耕机正进行复式功课,地膜覆盖的棉田泛起新土,2至3片真叶的棉苗在和风中舒展。“5月10日启动中耕,单日功课面积超100亩,7天内悉数完成。”白金龙指着划一排列的棉苗引见,精河县农业农村机械化进展中心技术人员每周都市到田头指导,从收获到封土的全程技术跟踪让他对丰产充满信心,目前棉苗根系发育好,抗风本领明显增强。

    作为棉花主产区,大河沿子镇今年全面推广“机械化中耕+迷信化调”管理模式。精河县农业农村机械化进展中心技术办事科科长张晓虎现场解读技术要点:“中耕深度控制在12至15厘米,既能切断土壤毛细管淘汰蒸发,又能松散耕层促进根系下扎。监测显示,实施早中耕的棉田地温提升2-3℃,根系发育速度加速15%。”他同时提醒农户,当前需重点防范蚜虫和棉蓟马,镇里已建立每日虫情测报机制。

    在村民努尔海的600亩棉田,智能化植保装备正在进行叶面喷施功课。“技术人员提前两周就来讲解病虫害防治计划,目前每天能处置惩罚600亩地,比野生效率提升10倍。”努尔海坦言,从收获时的精量点播到目前的机械化田管,全程科技赋能让棉农尝到长处。据了解,该镇今年棉田机械化中耕率达100%,配套推广的生物防治技术覆盖率超80%。

    展开剩余 32 %

    “种子落地,田管跟进。我们建立了‘技术人员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双包联机制。”大河沿子镇党委委员仝军引见,全镇已组建12支田管办事小队,针对没有同地块订定“个性化”管理计划。目前全镇化调功课完成率达90%,中耕进度过半,预计5月20日前全面完成苗期管理关键环节。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通过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实现农药利用量同比淘汰20%的方针。

    据悉,大河沿子镇棉花种植面积占精河县40%以上,近年来通过构建“良种繁育+全程机械化+科技办事”产业系统,棉花单产和质量水平位居全疆前列。此次田管行动的高效推进,没有仅为年度丰产奠定底子,更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进展的生动注脚。(马东强 木热迪力·玛纳斯)

    公布于:北京市
    5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