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7 23:53:27
  • 阅读(1043)
  • 评论(52)
  • 新华社开罗5月17日电 记者手记|中企在北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新华社记者张猛 霍晶 野外

    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市中心,一座“H”形高楼鲜明耸立,楼体身披灰、蓝色“外衣”,缀以金色纹饰,上面还雕刻着阿拉伯语鎏金标识“住房、城市规划和城市部”,分外引人注视。

    这是阿尔及利亚住房、城市规划和城市部的新办公大楼项目,由中国建筑集团无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阿尔及利亚公司承建,包含一座26层的塔楼、两座9层的裙楼及一座6层的会议楼。记者日前在探访中获悉,现在项目已提前接近尾声,正在做交付筹备。

    塔楼顶部与近半外墙铺设蓝色玻璃幕墙,仿佛一座“光的容器”,美观又节能。步入一层大厅,光芒明亮而柔和,基础无需开灯。领导记者观光的中建公司员工黄诗洁引见,幕墙采纳的玻璃既能过滤北非炽热的紫外线,又将自然光柔和地引入每一层办公区,“配合从国内引进的智能温控零碎,让室温始终保持在22℃摆布”。她说,经测算,大楼投用后,日间照明用电将比传统建筑淘汰30%至35%,全体能耗降低近四成。

    大楼观光层内,几名中外工程师正倚着玻璃幕墙妙语横生,阳光洒出去,拉长他们的身影。远处,同样由中国公司承建的阿尔及尔大清真寺等标志性建筑一览无余,城市风景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望着眼远景象,组织幕墙验收的阿尔及利亚员工布卡布斯·阿迪勒停动手头事情,忍不住感叹:“在这里事情,连心情都被阳光点亮了。”

    睁开剩余 68 %

    在突尼斯东南部卡夫省的梅莱格河谷,一座数十米高、略带弧形的混凝土坝体横卧其中,宛如一条银灰色巨龙守护着半涸的河水。头戴白色平安帽的中突员工在主坝前后有序忙碌着,一旁另有洒水车定时除尘。

    突尼斯属于缺水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本蓄积与调度。作为该国近十年来范围最大的水利工程,这座由中国电建承建的梅莱格大坝项目从设计阶段就烙刻着“绿色基因”。大坝建成后,将在调节突尼斯旱涝、保障农业灌溉和居民生存用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全程采纳‘不开山、不爆破’技术,对当地自然情况的破损和污染小。”中国电建梅莱格大坝项目负责人路名军告诉记者,“大坝使用碾压混凝土硬质填料技术,水泥用量低,底子开挖少。”他说,项目还建造了沉淀池,从国内引进清水机组,实现拌适用水轮回行使。

    现在,大坝全体施工进度已超九成,预计今年年底完工。32岁的突方员工穆罕默德·阿里已在项目事情8年,固然天天要从15千米外赶到工地,但他干劲十足。阿里擦着汗感慨道,这几年连续干旱,庄稼大幅增产。“大坝让我们有了盼头,以后终于不用只靠天吃饭!”

    “梅莱格大坝既能防洪蓄水,又最大限度保护了周边生态,是真正的情况友好型工程。”自项目破土动工,突尼斯国际战略平安与军事研讨中心主任芭德拉·卡卢勒便关注着大坝进展。她对记者说,突尼斯另有不少大坝年久失修,希望梅莱格是起点,未来中企能让更多“老伙计”重焕生机。

    在摩洛哥东北部的纳祖尔市,汽车在山路上弯曲而行,绕过一丛丛橄榄树,摩洛哥艾郎风电叶片的巨大厂房闯入记者视线。

    作为中百姓营企业艾郎科技股分无限公司的首家外洋工厂,厂房施工已进入尾声,将于5月底投入试临盆,规划年产能750套风电叶片。记者日前探访看到,数片87.5米长的风电叶片犹如巨鲸,静卧于近千米的厂房内,中摩工人正对其表面进行洁净;工程机器在室外来回功课,有序平整着风电叶片堆栈场坪。

    艾郎摩洛哥工厂副总经理徐文军告诉记者,该项目不但获摩政府高度承认,还被多家媒体誉为“北非风电产业链的关键拼图”。据引见,厂房用的是环保建材,设有环保监测零碎,运营中经过数字化平台淘汰能耗,废弃物找专业企业处理,力求全链条可持续化。

    在上班班车上,方才入职两个月的摩洛哥姑娘乌迈玛镇静地告诉记者:“摩洛哥和中国都在追求绿色发展。在这里,我不但学到了新学问,更能触摸到未来的方向。”

    行走于北非三国,记者深切感遭到,中企以技术创新为笔、务实互助为墨,在这片“阳光炽热的大陆”践行绿色理念的例子另有很多:从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的光伏储能项目到突尼斯苏塞市的污水处理站,再到摩洛哥盖尼特拉的零碳工厂……一个个项目既是中国与北非携手索求可持续发展的活泼缩影,又见证着中国技术、理念与北非发展需求的深度契合。

    当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向办公桌,当大坝水库蓄满河水,当风机叶片随风扭转……中企正与北非共绘未来绿色图景。

    “就像沙漠中的绿洲。”摩洛哥非洲中国互助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如许评价中企在北非的绿色项目。作为中非盐水农业示范农场的参与者,他对此体会深刻。在担当记者采访时,布希巴透露表现,中国企业带来的不但是先进技术,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北非亟需绿色发展,两边互惠互助空间广阔。

    公布于:北京市
    5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