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近日,在宽敞明亮、几乎看不到工人身影的生产车间里,灵活的机械臂精准运作,智能化生产线井井有条地运转着,产品经过消杀、包装等多道工序,最终被打包成箱,运往各地……对于漳州市宏香记食品有限公司而言,本年意义非凡。企业告别了占地仅6亩的老厂房,搬进了占地60亩的创新型智能化工厂园区。转变的不仅仅是厂房,更重要的是设备与生产模式。宏香记将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扶植的全过程,实现了生产模式的全方位升级。
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澎湃的当下,漳州市龙文区消耗品行业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消耗品行业,通常指生产和销售供个人或家庭日常使用的产品的行业,一般分为快速消耗品(如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与耐用消耗品(如家电、家具等)两大类。如何捉住数字化机遇,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成为消耗品行业亟待解决的枢纽课题。
近日,记者走访龙文区消耗品行业的部份企业,探寻它们的转型之路。
“数字化是突破当前生产瓶颈的枢纽”
“数字化转型对我们企业而言是‘必选项’,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宏香记总经理沈秀英的数字化理念源于几年前参加的一场龙文区数字化转型座谈会,会上展示的数字化工厂让她对生产场景的认知产生了基础性转变。
展开剩余 77 %宏香记建立于1993年,传承了源自清咸熟年间的古法制肉工艺,最初以肉脯、肉干、肉松等猪肉制品为主打产品。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不断创新,形成了猪肉制品、牛肉制品、鸡鸭制品和豆制品四大品类,并围绕“大单品+多爆品”战略,逐步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企业生计与发展的战略抉择。
“对于我们这些传统企业来说,唯有不断革新,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近年来,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休闲食品市场需求激增,订单的爆发式增进,让产能和效率成为传统生产模式的最大瓶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涌入行业,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新产品,不断冲击着传统企业,原有的厂房和设备已无法满意发展需求。
此外,招工难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许多传统行业一样,沈秀英所在企业的很多员工都已工作了很长时间,超过一半的员工年龄在35至50岁之间。将来,愿意进入车间的年轻人可能越来越少,招工问题将更加严峻。
“数字化是突破当前生产瓶颈的枢纽。”在沈秀英看来,拥抱数字化是企业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必由之路。经过将生产流程模块化、集成化,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底子上,精确度和效率都能获得质的提升。
龙文区的食品加工、金属制造等传统产业贡献了全区近半GDP,但传统企业大都跟宏香记一样,面临着“传统制造占比过高、数字化渗透率不足”的瓶颈。
“数字化转型是增强企业发展韧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办法。近年来,龙文区积极发挥引导和宣传作用,推进更多企业主转变传统生产看法,投入数字化改革,以破解生产困境。”龙文区工信局局长林加德表示,经过举办交流会、座谈会、对接会,为企业搭建技术合作、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的平台,促进数字化转型成果惠及更多中小企业,推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过最直观的数据,让决议更加精准,快人一步”
在青蛙王子(中国)日化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监林炳明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该公司扶植的海内婴童照顾护士用品行业首个可视数据监控中心。在屏幕前,生产计划、供应链、生产管理、质量磨练、绿色制造等模块被转化成一组组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当前的生产状态。
“经过扶植自动化生产、智能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我们已经实现了设备间的智能互联和集中监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制造环节的可视化和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林炳明介绍,“经过最直观的数据,让决议更加精准,快人一步。”
青蛙王子的数字化改革之路,已经走了很多年。从最初的财务营业一体化系统,到如今,企业已经创建了涵盖采购端、生产端、销售端、HR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运用平台,买通了各个环节之间的线上联络,带来了全流程的革新。
数字化改革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成效:生产效率提升25%,能源利用率提升5%,企业运营成本降低10%,产品不良率降低3%,信息采集错误淘汰90%,产品研制周期收缩10%。
“数字的力量远超以往的想象。如今,客户的个性化、即时化需求日益凸显,我们经过收集数据,对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分析,为产品设计端提供思绪,及时推出符合消耗者需求的‘爆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林炳明说。
对转型的不懈索求,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本年初,在产业和信息化部消耗品产业司发布的2024年首批“数字三品”运用场景典范案例中,该企业的“婴童照顾护士用品车间智能排产”案例成功入选,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智能化转型样本。
度过转型的阵痛后,数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敲门砖。
去年底,漳州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要依托县域优势产业,推感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重点中小企业的运用推广,打造一批数字化水平到达三级、四级的中小企业标杆。
近年来,龙文区紧紧围绕“四链”深度融会目标,出力抓好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稳链”工作,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革升级,推进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积极打造一批技术水平领先、运用结果明显的标杆型“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一批产业互联网树模平台和运用标杆企业。
在数字经济的潮头,龙文企业的突围也印证了数据即重生产要素的时代命题,企业家们不破不立的发展决心也进一步激发了地区产业经济的内生动力,推进产业车轮不断向前。(报业团体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张小惠 蔡乐斌)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