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北省的商品粮临盆大县, 孝感市孝昌县的13.8万亩小麦迎来丰产。眼下,农户们趁着晴晴天色,组织机器设备加紧抢收,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孝昌县邹岗镇群爱村的麦田里,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越作业,收割、剥壳、脱粒、卸车一气呵成。
我们机器收割,3分钟就能割完一亩地,一天能收100多亩,食粮消耗很少,破碎摧毁后的秸秆直接还田,相当于给地皮施了有机肥,下一季种玉米能省没有少化肥钱。
付鹏程今年栽培了800多亩小麦,因为周全践诺深耕测土施肥、精选包衣种子等邃密栽培技能,加上各项科学田管措施落实到位,今年的小麦再次迎来丰产。
展开剩余 79 %孝昌县某家庭农场负责人 付鹏程:我们的食粮平均亩产能够到达1000多斤,总收获大概在80多万斤,收获还没有错。
据了解,今年孝昌县共栽培小麦13.8万亩,为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外地周全推行机器化临盆,共投入了2100余台套收割机、旋耕机、拖拉机等,预计机器化收割率将达98%以上。
新疆叶城:一田双收一水两用 稻虾共生助增收
这两天,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稻虾共生”基地里一片忙碌,农户们正在同步举行水稻的插秧和小龙虾的捕捞作业。这类“一田双收、一水两用”的稻虾共养模式,提升了地皮收益,有效助力乡村复兴。
在村民李进军家的100亩稻虾田里,驾驶员操纵插秧机将秧苗精准插入浅水区,为了最大水平保障水稻分蘖空间,秧苗行距控制在25厘米。在中间的稻田环形虾沟中,李进军和其他村民正捕捞青壳红螯的小龙虾,这些小龙虾一天的定单量就突破500公斤。
据了解,从2023年最先,外地引进新的水稻种类,并探索稻虾生态种养模式。小龙虾生长周期短,可以助力农户增收,小龙虾排泄物又可以成为优良肥料,改进稻田泥土,助力水稻发育,形成稻虾共生互利的良性循环。
叶城县夏合甫乡兰干巴格村村民 李进军:完成了每亩小龙虾100到150公斤,水稻500到600公斤,亩产能到达8000到9000元。今年我们要在原有的100亩底子上,继承在村里承包350亩地,扩大种养规模。
叶城县夏合甫乡党委书记 王友川:稻虾共作种养模式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提高了稻米的质量,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稻虾规模,提高地皮行使率。
今年,新疆叶城县“稻虾共生”面积超5000亩,现在水稻播种工作已基本完成,稻田中,共养的小龙虾也在连续上市。
山东高青:万亩西瓜连续成熟 组合栽培促增收
随着气温降低,山东淄博高青县1万多亩西瓜连续成熟,外地探索实施大西瓜和小吊瓜组合栽培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在淄博高青县花沟镇三利村的瓜棚内,记者看到,瓜农们忙得如火如荼,色翠形圆的大西瓜很快就装满了车。
花沟镇三利村西瓜栽培户 张亮:摘了两大车了,5万多斤。今年代价还可以,昼夜温差大,口感就好。
采购商 朱吉斌:我从天津过来拉瓜,每一年都来,这里的瓜口感好,今年拉了一万五千斤。
高青县北依黄河,相宜栽培优良瓜果。记者从高青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高青县西瓜栽培面积为1.4万亩,产量预计5.7万吨。近年来,外地没有断学习探索引进新栽培技能,从2021年最先,采用大西瓜和小吊瓜组合栽培模式,大西瓜沿用传统地面栽培,小吊瓜则在空中吊蔓栽培,同时添加有机肥的利用,西瓜的质量和产量稳步提升,常年销往北京、天津、内蒙古、江苏等天下各地。
高青县数字乡村发展中央蔬菜产业与果业办事科负责人 张鑫:通太小吊瓜和大西瓜“一大一小”组合栽培模式,从每一年的3月中旬到6月底都可以贩卖,这样就延长了西瓜的贩卖时候,提高了经济效益,动员瓜农在原有栽培的底子上增收10%到20%。